農作物的秸稈含有豐富的木質素、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物質,我國在秸稈能源化利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,但是秸稈一直存在利用率低和浪費嚴重等問題。如何讓秸稈的生物質能源最大的發揮效益,已成為科學家重點關注和研究的熱點課題。對秸稈進行有效的處置,提高秸稈的能源化的利用,激發秸稈生物質能,建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,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和廣闊的前景。本試驗通過室內培養實驗(70天)研究,以秸稈為基礎,在控制不同的條件下,闡明不同腐解時期腐解物熱值、粗纖維、粗蛋白以及腐解率的變化規律,并進一步研究秸稈細度、加氮和添加微生物對熱值變化的影響,得出以下結論:1.不同處理的秸稈在腐解期內腐解物熱值的動態變化趨勢是波動的,不規律的,吸能和放能交替進行,并且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:劇烈波動階段,波動減緩階段,穩定階段。添加微生物菌劑的處理在整個腐解過程中的波動更為劇烈,而且在其他條件一樣的前提下,添加微生物處理的平均熱值高于未添加微生物的處理,C/N=25且添加微生物菌劑的處理的平均熱值是最大的。秸稈的細度越小越有利于腐解作用的進行。2.腐解期內各處理的粗纖維的含量的變化趨勢是下降的。
2013 廣州舒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備案號粵ICP備13026225號 技術支持:鑫網互聯
電 話 :020-86053869 86053879 郵 箱 :sgswkj@126.com 地 址 :研究基地:廣州先烈中路100號中科院. 營運總部:廣州開創大道彩文路飛晟一街科學城